作为全国预制菜产业策源地,广东预制菜的发展,离不开全省预制菜产业园的集群发力。从2022年率先创建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3年发展,如今,广东已布局有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格局。
当前,各地在园区布局、产业规划、品牌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如何?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广州南沙、珠海斗门、佛山南海、佛山顺德、肇庆高要 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代表在当天下午“预制菜+”主题分享-全省预制菜产业园交流活动现场作专题报告,探索产业园差异化发展路径。
佛山顺德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佛山市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委农办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谭逢显
顺德通过发挥深厚的美食底蕴优势,强化政策引导,在省出台“预制菜十条”之后,立马实施预制菜高质量发展的“六个一”工程,明确以“一心两翼三产”融合的路径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并结合顺德实际,提出“一园多区”的布局的理念,促进区域内的预制菜产业,形成全域统筹的发展格局。在“一园多区”的支持上面,一批龙头企业在顺德纷纷投资或增资扩产,超过60亿的投资项目相继落地。顺德始终以标准来引领品质的升级。率先发布了预制菜盆菜、预制菜酸菜鱼的团体标准,理化微生物等指标均高于国家的标准。
第一,打造展商贸易园区的标杆——中国国际顺德预制菜交易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交易中心已成为了展商贸易、食材体验、品牌集聚和研学交流的一个综合平台,实现了百家品牌、万件商品入驻,全年的交易额超2000万元。
第二,开发顺德预制菜综合产业园,该产业园地处顺德高新区,投资约13.4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集加工、交易、物流功能于一体,建有冷库、厂房、研发中心等设施。项目由顺德国资顺控集团开发,整个项目交通便利,临近优质的淡水鱼的产区,10分钟内可达到广佛江珠的高速顺德新港。项目预计在2026年年初可投入运营。
第三,建设农产品食材供应园区的粤黔生鲜数智生态港,项目投资16.5亿元,占地约280亩,配备2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仓储空间。项目已成功吸引了多家龙头企业入驻,预计于2026年投入运营,将极大地促进粤黔两省农产品和预制菜的加工、流通和交易。
第四,打造现代化的肉类综合加工中心,由顺德深控集团投资,项目投资7.4亿元,占地68.73亩。项目预计在明年运营,届时将提供3万平米的厂房租赁,并配套研发、检验、冷链等基础设施。
第五,竭力打造冷链物流系统,逐步形成聚集效应,全区各类冷库1000多个,容积大概30万立方米,一批优质项目在顺德落地,其中深国际佛山顺德智慧物流园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33.66万方,是目前佛山单体规模做大、建设标准最好、集约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物流园区,将有效提升整个大湾区的物流枢纽的能级。
第六,重视人才培育和研发,通过顺德职业技术大学,为区内的预制菜企业持续赋能,多年来累计培养人才3.5万人。在专用的设备设计包装、终端销售等方面形成配套支撑,美的推出40多款预制菜配套的家电,格兰仕提供了智能零售+烹饪的整体解决方案,广东工业设计城助力顺德预制菜+工业设计。
佛山南海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宁
佛山市南海区是黄飞鸿故里,武术大师叶问故乡,咏春的发源地,被誉为“世界功夫之城”,坚持打造标准、健康、标准的预制菜产品,大力建强南海区预制菜产业园,主要围绕“四强”走出南海特色预制菜发展之路。
第一,强营商环境,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打造配套全、集聚高的产业生态。一是以区位优势赋能产业。南海区户籍人口187万,常住人口370万,海外侨胞40万,为预制菜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以环境优势服务企业。南海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四项全国第二,民营经济市场主体73万户,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亿,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设立100个亿的产业发展基金,精准投向预制菜等项目,常态化开展相关的金融服务,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三是以企业集聚建强集群。南海区委区政府构建“三高四新”区级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高水平农业综合产值超394亿元,食品康养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超771亿元,目前,园区预制菜产业链企业超过1500家,配套冷库容量7.5万立方米,鱼片、蒜香骨等单品销量全国第一,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百强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
第二,强产业家底,用好扶持政策优势,壮大“链主型”头部企业方阵。一是优先保障企业用地需求,将土地资源精准交到实业家手中。二是以大园区促进大招商、大产业链条。南海预制菜产业园总面积规划895.7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8.73亿元,已落地4.8亿元,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2024年招商项目18个,投资总额22.36亿元。三是精准滴灌培育壮大企业。组建区食品康养产业联盟,拥有金城、加藤利、何氏水产等一批现代头部企业。四是以水产资源优势打造产业核心。
第三,强创新动力,推动技术装备标准革新,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向新体系。一是支持企业更新设备、智改、数转。二是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发布了全国首个淡水鱼预制菜全产业链技术规范速冻调制鱼制品团体标准。三是打造产学研用融合体系。
第四,强品牌活力,坚持高品牌质铸标杆,优化“南农优品”的品牌体系。一是加强品牌建设;二是积极拓展品牌营销;三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全域推广鱼塘标准化改造、工厂化养殖等健康模式,开展水产品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全区鱼塘建档立卡,建立了从塘头到餐桌的溯源体系。
广州南沙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荆茂团
南沙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C位,面积是803平方公里、交通便捷。根据省“预制菜十条”,明确南沙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的发展战略定位,作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重点打造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产业园总产值达18.5亿,产业园刚刚批复的时候有11个亿的产值,同比增长68.2%,成功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今年的4月,产业园已完成区级总体验收,产业园共有8家实施主体,牵头的实施主体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一是立足政策,先试先行。用好海关总署20条,支持广州南沙创新发展新一轮措施,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走出去一站式服务,畅通企业走出去渠道。同时,出台《关于支持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广州市南沙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办法》,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坚持技术引导。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入选“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突破南沙青蟹人工繁育技术,养殖面积超2万亩,三年内的产值由5亿元攀升到现在的15亿元。打造共建技术、技术贸易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平台,为服务企业和农业企业走出去,为标准化建设赋能,揭牌香港培丰未来CMA检定中心南沙分中心在南沙揭牌,为大湾区及周边地市食品、农产品提供专业产品检测、贴标申请服务。在标准体系建设参与修订国家标准2个,获得专利1个,指导辖区内的企业,企事业单位参与安全标准研制,累计推动参与农食产品相关的湾区标准6项,建成大数据中心,为产业进行数字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严控品质,筑牢安全防线,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产业振兴。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蓝色渔港水产品加工基地,打造两种两养两小水产链条,构建从芯片育种到“料养宰商”一体化运营,三产融合的生猪产业链,在做深农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南沙青蟹、南沙鱼苗、观赏鱼入选省级1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鳗鱼苗、活鳗、烤鳗出口基地。鳗鱼当前农业产值超10亿元,推进新创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万顷沙镇作为广州市唯一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发力做强“全国番石榴第一镇”。
四是构建农业贸易枢纽。目前南沙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产车厘子、榴莲进口口岸,高水平走出去,建成全国首家预制菜一站式出口平台,创建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推出一站式品位出口服务,累计对接100多家微型出口产品,成功出口美国、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地区,120多个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五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地标精品专业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级农业合作平台落地南沙,举办澜湄果业发展研讨会,发布《澜湄农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至2023)》,通过各类展会活动,展示宣传南沙预制菜的品牌,提升南沙预制菜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珠海斗门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珠海市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委农办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斌
斗门预制菜产业园规划核心区是1250亩,分三期,一期是冷链物流,两年前已建成,内设30万吨的加工厂房,20万吨的冷库,进驻了十多家企业。二期以建设标准厂房和一些用地项目为主,也规划了600多亩土地,到2024年底进驻率已达到80%,进驻企业除了水产加工企业之外,还包括其他的预制菜的企业,起到辐射辐射港、服务港澳的作用。三期谋划的是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于今年签约落地,是珠海与申能集团合作打造的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按照计划将于2028年建成投入使用。
总体而言,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珠海斗门预制菜产业园从一产的养殖到二产的加工以及到三产的流通,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几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规划引领,三是要素保障,四是全面招商,五是加大品牌营销,六是突出三产融合,七是严把食品安全关。
肇庆高要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肇庆市高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委农办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张肇炘
近年来,高要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区预制菜产业园规划面积7000多亩,围绕“八大中心”“六大功能区”全力打造,产业园入选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名单,荣膺全国十大预制菜创新发展地区优秀案例,入选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
一是投入真金白银,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预计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投入资金2.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000万元,已投产的恒兴水产预制菜加工中心二级项目、预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高要建投公司自动化冷库、预制菜跨境电商基地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新建有一座2万平方米的预制菜加工定制厂房。
二是加强政策的扶持,保障招商项目的落地。制定预制菜产业高要发展九条措施等产业政策,配套热电联项目,提供蒸汽专设污水处理厂保障了建设的需求。同时,重视龙头企业的引育,在园区共培育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有1家,省直的龙头企业有3家,引进食品预制菜产业链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额58.8亿元,引进新协航集团、江苏益客集团、通威集团、江苏康乐集团等4家国家龙头企业入园建设。目前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预制菜冷链仓储基地,配备17万平方米食品专用厂房,在园区的天龙大厦,打造了大湾区最大的预制菜短视频生产基地。
三是深化思想体系建设,打造共享工厂。高要将“虾、米、鸭、鹅、桂、鸽”六大产业与预制菜产业深度融合,与预制菜产业深度融合,注册“高桂”“粤高壹号预制菜”等商标。创新融合肉桂和罗氏沼虾元素,打造“高要高桂虾”区域品牌。2024年,高要高桂虾获得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铜奖、广东农博会最受欢迎产品奖、2024年度乡村振兴赋能计划“百佳优品”等品牌荣誉。组织企业赴青岛、长沙等地参加展会活动有十余场,抢抓节日营销机遇,通过公交、地铁广告投放等形式持续宣传,持续推动市场营销。
下一步,高要区将继续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新高地。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推动招商项目落地和投产。二是加大招商力度,持续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三是加强技术研发,组建该区预制菜协同创新平台。四是加强品牌的宣传,持续加大特色预制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力度。
撰文:杨玲
图片: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康乾配资-康乾配资官网-苏州股票配资公司-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